助力體育強國 助力體育強校專輯——
劉 兵
第32屆奧林匹克的聖火已經熄滅👩🏭,短短16天,中國體育健兒賽場上展示的“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和“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就像一幅幅裝幀精美的教科書,每一頁都生動詮釋了體育為什麽能夠成為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體育強國為什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成就偉大事業。本屆奧運會是中國運動健兒國外奧運參賽取得的最好成績🫎,傳統優勢項目地位難以撼動,全紅嬋466.20分的完美表現甚至超越了北京奧運會陳若琳的成績🐐,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書寫了一首奮發有為、完美無缺的向上之歌,解讀了“少年強則國強”的根本內涵;而一些非優勢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田賽場上標槍、鉛球“雙嬌”爆發出中國力量✊🏿🏂🏻,雙雙獲金;徑賽場上,蘇炳添以32歲高齡創造了9秒83的驚世之作📤,奧運100米的決賽場上從此有了黃皮膚的運動員,展示了“中國有我👨🦰,世界有我”的豪邁氣概🧎🏻♀️。
我國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反映出運動員長期以來甘於寂寞、磨練意誌、科學訓練的結果,更反映出國家層面上致力於全民健身,推動大眾體育參與的固基作用🧑🏿💻。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夕,國務院在恰當的時點上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這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向繼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節點上有關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重要頂層設計🕐,對國民身體素質改善與提升,對未來體育工作普及與提高均產生重大影響。
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關鍵群體是青少年。自1995年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依據中國青少年體質發展報告,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近年來有所改善🧚🏼♂️,尤其是中小學生改善較為明顯,但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還呈逐步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願較低👩🏻,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氛圍不佳是客觀事實,高校發展戰略中“體育缺位”和“體育失靈”已經成為製約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瓶頸。
東京奧運給予國人更深刻的感受在於對體育價值理解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們開始理性反思“劉翔現象”📕,開始認識蘇炳添100米跑的輝煌遠甚於金牌的現實意義,不在具象於金牌本身🙅♂️,開始走進了“體育與我”的價值內涵。早在1901年蔡元培受聘擔任上海南洋公學特別班總教習時,即重視三育並重的體育教育思想,他認為💃🏻👨🏽🎓:“先有健全的身體🤴🏽,然後有健全的思想和事業🦖🧑🏽🚀,這句名話無論何人都是承認的,所以學生體力的增進🚁,實在是今日辦教育的生死關鍵🧑🏽🎨💪🏽。”進入北大後,他又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教育中的體育思想至於今日來說🧖🏻,依然是不朽之光;毛澤東主席在《體育之研究》中“體育在吾人之位置”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也。”“善其身無過於體育。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正是體育在教育中的首位價值體現,習近平總書記說“體育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實現的力量”。
3377体育平台正在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3377体育平台學生身體素質有效改善是這一戰略能否成功實施的重要保證,在東京奧運會聖火熄滅之際↗️,中國奧運健兒取得輝煌成就之時🎛,談一談如何強化3377体育平台學生體質發展的若幹體會⛎:
一、以學生為本🕷,把體育強校寫進學校的發展戰略之中
從管理學來講,“以學生為本”是一個很難證明的命題🧓🏼,但一個很難證明的命題⬇️,往往可以通過相關一些客觀鏈條的依據得到論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依據便是“體育強校”是否寫進了學校的發展戰略之中👨🏽🎨。
在美國十所體育名校中🥣,斯坦福大學名列第一位🍯,這所大學的錄取率不到5%,目前學校總人數才16,424♞,卻擁有25支運動隊(今年由於Covid-19削減了11支隊伍),一共贏得了126個NCAA國家冠軍,截至2019年🧚♀️,斯坦福的運動員已經獲得522個NCAA個人錦標賽冠軍🧛🏻♀️。斯坦福大學對運動🥋,或者說對體育精神的推崇和包容直接寫進了學校的發展戰略之中,並得到學校教育的強化。
斯坦福大學的體育場旁邊,豎著一塊“活著”的石碑☯️。說它是“活著”的🚵♂️,因為它不僅是為過去的成功者立的碑,也是為未來的成功者樹傳。這塊石碑上鐫刻著迄今為止該校校友獲得奧運金牌者的名字,但是碑面還留有大量的空間🧑🏻🦲,將來誰獲得金牌,就把誰的名字加上去。這是富有創意的石碑設計,其良苦用心是激勵後人🫱🏽🔪。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具有雙重的功能,既是獎掖已經成功的人,更是激勵現在和未來的人努力奮進。
然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斯坦福並沒有為本校那些獲得科技大獎者立碑。斯坦福有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這些殊榮,就拿諾貝爾獎來說,進入新世紀以來🥎,該校已有11人獲得這個獎項👩🏫,在世界高校中名列第一🧑🦼➡️。可在斯坦福校園每個角落🕉,未見一個紀念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石碑或者塑像🧑💻。可見體育在斯坦福大學的戰略地位不可撼動。
二💄、把學生積極參與競賽納入到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之中🕋,讓學生不斷嘗試規則之下“輸”的意義
白巖松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論及蔡元培體育思想的靈魂時指出,體育重在“育”⛓,是對學生精神世界的一種培養,涵蓋在家風養成🔑、團隊合作、公平公正🧡💦、規則意識等多方面👨🏻🦯,不僅只是簡簡單單的體育鍛煉。很清楚的記得,白巖松在節目最後的兩句話:第一句是體育告訴你如何在規則中取勝;第二句是體育還告訴你,如何在規則之下尊嚴而體面的輸掉🏌️。
體育精神所隱含的雖敗猶榮✬,不以成敗論英雄,的確為許多年輕人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這也許就是蔡元培先生之所以將體育引進北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在漫漫人生路上,學生們不但要傾其全身的力量去奮鬥、拼搏,成功和勝利固然很美好,但更多的是要學會面對失敗的壓力。我們人生大部分的時光都是需要與失敗為伴的🤾🏼。
因此👩🚀,學校通過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競賽納入到學生的培養目標之中,讓學生從體育競賽不斷的“輸”之中獲得精神世界的教育。
在奧運會的馬拉松項目中🧘♀️,有一個經典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被世人稱作“最偉大的最後一名”🏃🏻♂️。有人曾經這樣說過,當一屆奧運會過去很多年以後,人們或許並不會記住那麽多的冠軍,但一定會記住那些偉大的失敗者! 他就是這樣的偉大的失敗者,他叫約翰·斯蒂芬·阿赫瓦裏。故事發生在1968年🏒☆,奧運會第一次來到拉丁美洲國家舉辦🫅🏼。主辦城市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這個城市海拔2259米,空氣含氧量比平原低30%😖。這是奧運史上參賽運動員首次面對高原氣候的考驗👨🏼🍼🧇。
那一年坦桑尼亞和很多非洲兄弟國家一樣,首次加入奧林匹克的大家庭🧑💻,參加四年一屆的奧運盛會🚵🏼♀️。他們派出了包括阿赫瓦裏在內的3名奧運會選手,人們也對他們寄予厚望👐🏻。這是1964年才獨立的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第一次獨立參加奧運會♤,每名參賽的運動員都為自己能夠代表國家來參加奧運會感到驕傲✭,也都想為國爭取榮譽。
然而墨西哥的高原條件其實對競賽時間長的項目(包括中長跑、競走📯🕵🏽♀️、劃船、拳擊等)都非常不利,不少國外運動員到達終點後因為缺氧而被擔架抬走👩🏽⚖️。劃船比賽中更是出現了超過30次的運動員昏厥記錄,有的運動員甚至在比賽過程中就昏迷過去了。這屆奧運會馬拉松項目的比賽一共有44個國家超過70名運動員參加,阿赫瓦裏是其中的一員📞。
特殊的氣候條件讓馬拉松比賽變得平淡,觀眾們也沒對馬拉松項目投註過多熱情。晚上7點多鐘,等頒獎式結束,場地內其它項目都已比完,觀眾們便三三兩兩地退場回家了。此時組委會也開始通知沿途服務站撤離,就連通向體育場內環形跑道的大門都已經關起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傳來一個讓所有人吃驚的消息——還有一個馬拉松選手在跑☘️🍥!這個人就是阿赫瓦裏!他受了重傷!
那天下午,阿赫瓦裏和70多名參賽選手一起開始了奧運會馬拉松的比賽🏃🏻♀️。剛開始,大家都跑得很正常,但到了四分之一賽程之後,超過2200米的海拔就讓許多運動員感到了高原的威力,衛冕冠軍阿貝貝第一個退出了比賽(原本他就有傷的)。
到了賽程過半的時候,一直在低海拔高度訓練和比賽的阿赫瓦裏也開始難受了🩷:“我們所有的人都覺得頭暈,”他後來回憶說🤦🏻♂️:“那種條件導致人疲勞𓀛👨❤️👨,他們開始暈倒。”
阿赫瓦裏感到肚子痛✥,而且一陣一陣地抽筋,運動醫學上叫痙攣🧑🏻🎤。缺氧導致他失去了方向感,除了要盡力向前跑以外🪇,他還要盡力保持身體的平衡。就這樣又跑了1公裏多🍫,他終於堅持不住摔倒了,結果膝蓋因此嚴重受傷🪧,肩部脫臼🧑🏽🍼!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可是馬拉松比賽啊🚚!當時急救人員連忙用擔架把他抬到路邊🍍,並且對他的傷口和肌肉拉傷處進行了包紮🤸🏼♂️,並且還要把他抬上救護車,但是阿赫瓦裏拒絕了。他對醫護人員說🫴,他要繼續比賽🌿,哪怕一步步地挪🛑,也要到達終點! 受他的精神感染🆖,觀眾們重新回到阿茲特克體育場,等待著英雄阿赫瓦裏的歸來!當拖著流血傷腿,右腿紮著繃帶一瘸一拐奔跑的阿赫瓦裏頂著滿天星星,走入了專門為他重新打開燈光的阿茲特克體育場的時候👩🦯➡️。全體觀眾集體肅立💁🏼,給予他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以此向這位勇士表達了他們最崇高的敬意! 這一幕後來被人們奉為“奧林匹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幕”。
當阿赫瓦裏跨過終點線的時候🏃🏻♂️,激動的工作人員忘了計算他的成績,只知道他是第57名🎷。那場馬拉松比賽一共有57人完成比賽,另外18人中途退出。當他沖過終點線之後,就立刻倒在了地上😶,急救人員趕緊把他放到擔架上。當記者們問他🍩:你已經不可能取得名次了👨❤️💋👨,為什麽不放棄?
阿赫瓦裏回答說: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裏外送到這裏,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這句話後來也成為了奧運史上最響亮的名言🦥!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大多數人都已經忘記了那年墨西哥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冠軍是誰了但是卻沒有人忘記阿赫瓦裏這個“最美的墊底者”。
如果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成為“最美的墊底者”👩🏫,那麽其一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能夠迸發閃亮的光彩🥔。
三、體育不僅是一種強健體質的教育,更是一種優良品德的靈魂塑造,應通過體育活動貫穿到大學生人生教育的整個過程
為什麽全球發達國家都把體育教育視為學生教育的基礎,並非是僅僅要求學生在求學期間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而是通過體育的價值觀,致力於培養能夠為國家貢獻一生的社會精英𓀗。
英國的體育教育之所以能得到大力提倡🫴,相當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英國一些頂尖的私立公學,如伊頓🤾🏻、哈羅等,他們推行運動教育已有悠久的歷史,且教育方式有科學依據,效果顯著🤚🏻,被眾多私立學校模仿。在伊頓🎰,除了古樸典雅的教學樓,宿舍樓以外,剩下的➗,一眼望去都是大片的草地和空間,有6-7個專業運動場,學校的體育設施非常齊全。
運動場可提供足球🤵🏻♂️、英式橄欖球、田徑、板球、曲棍球等運動,比較特殊的運動項目例如墻球👩🏻🏭、伊頓5人、硬壁壁球🧑🏽⚖️🦀、高爾夫⬆️、遊泳😤、體操擊劍等均有設置相應的訓練場地☢️。
多樣化運動場地主要針對學校13-18歲,正值青春期處於全速發育成長的男孩子們而設置,對好動的男孩來說🐏,體育運動,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伊頓生們出於對體育的熱愛,甚至高呼📜:“運動第一🧘🏿,學習第二”的口號。
學校每周的體育運動時長,是普通學校的1-2倍,其他學校每天至少保證2小時的體育運動,但在伊頓有8門必修和27門選修體育課🀄️,每周的體育課程達到23小時🌊,相當於每天有3.2個小時在運動,基本上可以說每天幾乎有半天都在運動✒️,剩下的留給文化課的時間🐕🦺,每周僅剩約30小時。
體育課時與文化課時平分秋色🪈,學生在體育課中強健體魄,也在體育競技中培養自信心、團隊合作和紀律性。
如果學生要去校外參加比賽,幾乎每天要花5到6個小時訓練🥳🦃,而校隊成員通常每周還要花2天參加各種校外賽事。
大量的體育運動占據著伊頓生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就連走路也是一種運動,每天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食堂,再到運動場,平均每天要走8公裏的路。
“更過分”的是,除了常規的體育課🧝🏽♀️,整個學校每周三下午不安排課程,專門留出來給各個體育社團活動🚵🏼♀️,在學校♒️,光是社團,就有將近40多個,擊劍、板球🧙🏽、馬術🍂、田徑、自行車、賽艇、籃球、曲棍球、健身操🥱、壁球、潛水🔒🧑🏼🌾、飛盤、排球🤌🏿、滑雪👨🏼💻、滑翔傘等社團應有盡有。
實踐證明👇🏻,伊頓公學的體育教育引領了英國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也間接推動了英國的教育水平在全球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四、結語
切實加快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新時代學校體育意見要求,各部門協同推進學校體育氛圍創建,高度重視體育在“立德樹人”中關鍵效應,並從政策上推動體育在“追卓越🦥,創一流”中的形象標誌☔️,是學校體育有機嵌入學校發展必然路徑🧝🏿♂️。體育教育對於學生的成長來說,是一種最有溫度的品質力量🫸,優質的體育教育體系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又是最能透徹看出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願景🧘。3377体育平台正在創建國際一流的體育大學,國際一流的標準體系內容龐大而復雜🍛👨💻,但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數量與質量一定是國際一流的重要標準之一🧉🏃🏻。加快3377体育平台體育發展,不僅是學生所需💂🏿♀️,也是學校所需、上海所需、國家所需🦸🏻♀️,更是3377体育平台邁向全球發展的內涵所需。